English

塔里木盆地的致富路

1998-04-18 来源:光明日报 陈国军 樊英利 我有话说

散布在广阔的新疆塔里木盆地周围的千余块绿洲,被纵横交错而又数不清的道路相连。“有多少块绿洲,就有多少条路。”这是维吾尔族农民引以自豪的话。今天,这话却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有多少块绿洲,就有多少条致富路”。

在和田、喀什、阿克苏等地农村,笔者领略到了维吾尔族农民致富的才智,看到了千家万户独辟蹊径奔小康的现实。

绿色的帽布在悠悠地旋转,银针上下穿梭,一顿饭的功夫,一个与绿叶相映的巴旦木图案呈现在我们眼前。

38岁的布莎热汗坐在炕上,一边在秀发中磨了一下手中的针,一边微笑着说,“还漂亮吧。”

这是笔者在疏附县卡孜日克村见到的一幕。布莎热汗作为维吾尔族妇女中的一员,缝织花帽的手艺是祖传的。她告诉我们,她一周可以缝织20个花帽,每个花帽可获纯利20元,她家就是以此脱贫的。村里的干部告诉我们,在全村490户人家中,家家都有缝织花帽的手工艺人,但像有她这样手艺和收入的只有150户左右。

出现卡孜日克村这样的专业村已不是稀罕事,现在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南疆农村已涌现出一大批花帽村、皮鞋村、木箱村、小刀村……这已经成为当地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手工专业村相适应,一大批流通专业户应运而生。和田县巴格其村是有名的地毡专业村,该村不仅涌现出一批专业织毡大户,而且也出现了一批流通专业户。巴克·库瓦尼亚孜就是其中一员,他在每年负责向手工艺人提供款式和花色品种的同时,付一部分订金,然后将收购的地毡拿到他在乌鲁木齐、吐鲁番以及设在中亚的商店出售。

走在疏附县帕哈太克里乡的乡村大道上,路边整齐美观的维吾尔族民居和热闹繁忙的街市店铺无不使人们感受到一种活力。

在帕哈太克里乡间道路与国道连接的一座桥头上,坐落着许多店铺。在市场经济中增长了才干的帕哈太克里人,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乡长吐逊·买买提介绍说:目前全乡2400多农户中,有1800人从事二三产业。在乡村党组织领导下,农民们搞饮食服务业,发展奶牛、跑运输、开办工厂,不但增加了自己的收入,也使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去年,帕哈太克里乡村两级收入达50万元,其中村级收入就有38万元。阿牙克帕哈太克里村村委会10年前还没有一分钱,近年来,村里靠大办二三产业增加了收入,资产已有近千万元。如今,这个村的村民们免费用电。中小学生书本费全部由村里负担,初中生和贫困户的小学生学费也由村里承担。

在市场经济的磨炼中,维吾尔族农民眼界更高了。在帕哈太克里乡,我们碰到一个叫阿吉·祖农的青年鞋匠,他正在指挥建筑工人盖一间百余平方米的房子。他告诉笔者,这房子是他新建的一个制鞋车间。他父亲是当地有名的鞋匠,制作的皮鞋远近闻名,但订户再多,老人始终在作坊式的家中制作,不愿把制作间放在村头,更不愿扩大再生产。当阿吉接过父亲钉鞋的锤子时,就贷款把家中的作坊搬到了马路边。为推销皮鞋,他跑遍了喀什的大小商店寻求合作,作坊开始兴旺起来。但传统的工艺很快受到了江浙一带皮鞋业的挑战。于是他奔赴沿海了解生产工艺和皮鞋款式,并专门到天津第一皮鞋厂花钱学习了两年。回来后,阿吉对传统工艺进行了革新,他的小厂制作的皮鞋很快以结实漂亮闻名天山南北。去年1年生产的两万双皮鞋全部售出,并有一部分销到了中亚,他倍受鼓舞,决心投入更多的资金扩大再生产。

行进在塔里木盆地的沙漠绿洲间,我们处处感到南疆农村正在摆脱贫困,致富的路也越走越宽。

皮亚勒玛乡曾是国家重点扶贫县皮山县最穷最小的乡,可如今已盖起了全县最漂亮的乡政府办公室,还盖起了一座可容纳400人的大礼堂;绝大多数农民也盖起了新房。这么大的变化从何而来?原来该乡依据本地实际,建成了万亩石榴基地。吐尔逊老汉靠卖石榴苗和石榴,毛收入达3.5万元。与此同时,乡里还出现了以推销石榴为主的销售公司和以石榴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的企业。用该乡农民米吉提的话说:“要问富裕哪里来,石榴铺红致富路”。

“养牛为耕地,养羊为过节”,是维吾尔族农民的传统养畜方式,如今养牛养羊已变成了维吾尔族农民致富的新途径。疏附县阿瓦提乡前些年一直为农民不能脱贫致富而苦恼,后来一则信息使该乡农民走上了以牲畜育肥致富之路。现在有的村几乎家家搞牲畜育肥,全乡5700户人家,从事牲畜育肥生产的农户近4000户,仅此一项人均增收近200元。育肥业的兴起也带动了屠宰业,帕哈太克里乡的帕哈太克里村依靠离喀什市近的优势成为远近闻名的屠宰村,同时该县也出现了一批以皮毛为加工原料的乡镇企业。此外,疏附县还有万余名乡村经纪人活跃在畜产品流通领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